工业CT检测流程主要分为检测需求确认、样品接收确认、样品CT扫描、CT重建分析、出具检测报告、样品处置(退样或留样)。检测需求确认由业务人员让客户填写检测委托单,在委托单中填写样品信息,包括样品的形状结构、尺寸大小、材质等。还要填写客户的检测要求,是做缺陷尺寸测量还是孔隙率分析还是数模比对等等。通过这些信息,技术人员评估这个单子是否可以做。这些信息对CT检测来说是必须的,通过样品信息评估设备是否能够穿透样品。再根据客户的检测要求评估设备的扫描结果能否满足客户的要求。有的时候,客户的需求不明确,或者技术人员对产品不熟悉,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和客户沟通,最终将检测要求确认下来。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沟通的结果最好以书面形式得到双方确认。样品接收确认样品管理员接收样品时,检查样品的包装和外观是否完好,对照委托单对样品进行信息确认,发现问题及时和客户沟通。样品CT扫描CT扫描参数的设置主要原则就是①样品被射线穿透②灰度直方图的灰度不超过最大值。然后就是扫描时间上的把握。当然样品的摆放装夹
2020-06-01
随着工业CT设备的普及,工业CT应用场景也由原来的军工航天研究等领域向一般应用场景扩展开来。目前来说,工业CT有如下一些应用场景:一、无损检测工业CT非接触、非破坏地检测物体内部结构,得到没有重叠的数字化图像,并且给出细节的辐射密度数据,使其在物品的初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业CT检测的物品按照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金属材料以铸件为例,铸件的复杂性使得一般的无损检测不能直观和高效地对铸件关键部件的孔质缺陷进行检测。CT立体扫描图可以清晰显示结构立体状况,显示出可能会影响结构完整性和牢固性的孔隙或缝隙的存在。工业CT可以准确定量地反映出汽车铸件内部的缺陷分布情况。利用大型工业CT系统对摇枕、侧架等机车关键部件内部的气孔、沙眼、夹杂物、缩孔、疏松、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综上可以看出工业CT使得工业上很多复杂零件的内部缺陷得到了检测,并且由于工业CT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有效实现对工业构建微小缺陷的检测和确定。二、地质研究CT扫描图像可以用
2020-05-28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的无损检测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部门工业CT设备开始展露头脚。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对精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工业CT检测科研市场也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工业生产工具设备也趋于精密化。所以说,工业CT就是一种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工业CT是工业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的简称,它能在对检测物体无损伤条件下,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所以工业CT也被全世界公认为当今最佳无损检测技术。从本质上来说工业CT就是核成像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依据辐射在被检测物体中的减弱和吸收特性,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图像重建技术,将图像形式显示出来。工业CT设备参数极其复杂,那么如何衡量工业CT的性能指标呢? 一般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的参数来考察工业CT的设备一、检测范围:主要说明该CT系统的检测对象。如能透射钢的最大厚度,检测工件的最大回转直径,检测工件的最大高度或长
2020-05-26
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质量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越来越多的关键、复杂零部件甚至产品内部缺陷进行严格探伤和内部结构尺寸精确测量。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等测量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于是,催生了更先进、更方便的检测技术诞生,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工业CT。工业CT(ICT)就是计算机层析照相或称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虽然层析成像有关理论的有关数学理论早在1917年由J.Radon提出,但只是在计算机出现后并与放射学科结合后才成为一门新的成像技术。在工业方面特别是在无损检测(NDT)与无损评价(NDE)领域更加显示出其独特之处。因此,国际无损检测界把工业CT称为最佳的无损检测手段。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已把X射线或γ射线的ICT用于航天、航空、军事、冶金、机械、石油、电力、地质、考古等部门的NDT和NDE,检测对象有导弹、火箭发动机、军用密封组件、核废料、石油岩芯、计算机
2020-05-25
工业CT应用于工业上的各行各业,其中航空航天行业对零件的质量要求尤其高(高精度、高质量、高密封性等等),而工业CT检测技术可以很好满足这些质量检测要求。尺寸测量精度通过VGSTUDIO MAX 的坐标测量模块来测量飞机发动机的单个零件,我们可以看到机轴、活塞与各个阀的内部,并且在不拆卸发动机的前提下测量这些零件。尤其适合内腔结构复杂的铸件,这是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方法根本无法实现的。广泛适用精密部件的尺寸测量。内部缺陷检测在零件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的设计、工艺及其他原因,常常在压铸件内部会出现裂纹、疏松、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而航空航天对缺陷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内部缺陷检测方法是做不到的。工业CT检测广泛应用于叶片,发动机,起落架,液压系统,机身材料等零部件生产和在役维修维护。结构装配分析工业CT技术高效精确地呈现装配件内部组成及其装配关系,便于视觉直观分析部件内部结构以及装配间隙公差等。壁厚分析通过VGSTUDIO MAX 的壁厚分析模块来检测飞机发动机的壁厚。自动找出壁厚
2020-05-22
工业CT(简称:ICT)就是计算机层析照相或称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工业CT具有直观、准确,无损等特点。从本质上来说:工业CT扫描系统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位置数据采集系统,工业CT的数据采集方式就是扫描。一般来说,工业CT的扫描方式分为平移一旋转(TR)方式,只旋转(RO)方式和螺旋扫描方式三大类。 在CT的原始扫描方式(一代)中,射线源和探测器相对于检测工件要做旋转和平移两种相对运动,也应该算TR扫描方式。人们在一代的基础上应用多个探测器(探测器线阵列),再平移的每个位置一次可以测得多个投影数据,这样就产生了称为TR的第二代扫描方式。进一步增加探测器的数量,是射线源和线探测器阵列组成的扇形能给包括整个被检测工件的范围,只要射线源-探测器组成的扇形围绕工件旋转360o,射线源-探测器系统不用做平行移动就可以获得重建CT图像的完整数据,历史上将RO扫描模式称为第三代扫描方式。第四代CT也是一种大扇角全包容,只有旋转运动的扫描方式,但它有相当多的探测器。后来第五代升级为多源多探
2020-05-18
工业CT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它是以不损伤被检测对象的性能为前提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与射线照相、超声等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对比,工业CT具有检测速度快、分辨率高、不受被测对象几何结构限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产品的无损检测及质量评估中,被公认为是20世纪后期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工业CT技术涉及了光电子技术、精密机械与控制、仪器仪表、核物理学、微电子学、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学科领域,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高科技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国防、航天、航空、电子、机械、电力及石油等工业领域,实际工业中的主要应用有诸如发动机内部裂纹、航天航空零件的材质的检测等,为我国尖端行业的工业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铺垫和安全保障。除此之外,工业CT系统还被广泛应用于预防滑坡、探矿找水、放射性污染检测等领域,为人们的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检测手段,强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工业CT系统由于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因此它的子系统组成也多样化,其中凸显在运动控制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
2020-05-13
最近几年,工业CT在无损检测领域知名度越来越高,那么工业CT到底是一个什么设备,有哪些功能,有哪些应用领域呢?工业CT(简称:ICT)就是计算机层析照相或称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工业CT具有直观、准确,无损等特点。因此,国际无损检测界把工业CT称为最佳的无损检测手段。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已把X射线或γ射线的工业CT用于航天、航空、军事、冶金、机械、石油、电力、地质、考古等部门,检测对象有导弹、火箭发动机、军用密封组件、核废料、石油岩芯、计算机芯片、精密铸件与锻件、汽车轮胎、陶瓷及复合材料、海关毒品、考古化石等。我国90年代也已逐步把ICT技术用于工业无损检测领域。目前工业CT应用领域大概有以下一些方面:一、内部空隙、裂纹和杂质检测工业CT扫描数据在热量和应力为决定性因素的产品研发阶段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在每个生产阶段中的产品的模型状况都可以帮助设计者了解热量对最终产品的影响,比如说壁很薄的陶瓷件。先进的CT扫描图像可以在早期阶段识别产品缺陷,可以在
2020-05-09
孔隙率检测是工业CT技术中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顾名思义,“孔隙率”即孔隙所占的比率。在工业CT检测中,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某一剖切面上孔隙的面积占所在切面的面积比。主要应用于金属、非金属铸件。通过对工件内部孔隙率的检测来判定工件的质量。工业CT孔隙率检测的标准主要有VDG P202/P201、VW 50093/50097、VW 6093/6097等等,还有其它企业自制的企业标准。VDG P202/P201是由德国铸造协会(VDG)压铸和轻金属铸造特别技术委员会制定的铸件孔隙率规范。主要说明了铸件内部或表面气孔产生的原因,孔隙率对工件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气孔的分级。在此基础上,大众汽车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VW 50093/50097、VW 6093/6097。大众汽车对其供应商要求多数工件需满足标准VW 50093/50097,目前市场上,大众标准的孔隙率的检测相对较多。VW 6093/6097是对孔隙率的测定方法的说明(VW 6093是最新版本),指导参考面的选择和孔隙率的测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