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质量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越来越多的关键、复杂零部件甚至产品内部缺陷进行严格探伤和内部结构尺寸精确测量。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等测量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于是,催生了更先进、更方便的检测技术诞生,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工业CT。工业CT(ICT)就是计算机层析照相或称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虽然层析成像有关理论的有关数学理论早在1917年由J.Radon提出,但只是在计算机出现后并与放射学科结合后才成为一门新的成像技术。在工业方面特别是在无损检测(NDT)与无损评价(NDE)领域更加显示出其独特之处。因此,国际无损检测界把工业CT称为最佳的无损检测手段。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已把X射线或γ射线的ICT用于航天、航空、军事、冶金、机械、石油、电力、地质、考古等部门的NDT和NDE,检测对象有导弹、火箭发动机、军用密封组件、核废料、石油岩芯、计算机
2020-05-25
工业CT应用于工业上的各行各业,其中航空航天行业对零件的质量要求尤其高(高精度、高质量、高密封性等等),而工业CT检测技术可以很好满足这些质量检测要求。尺寸测量精度通过VGSTUDIO MAX 的坐标测量模块来测量飞机发动机的单个零件,我们可以看到机轴、活塞与各个阀的内部,并且在不拆卸发动机的前提下测量这些零件。尤其适合内腔结构复杂的铸件,这是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方法根本无法实现的。广泛适用精密部件的尺寸测量。内部缺陷检测在零件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的设计、工艺及其他原因,常常在压铸件内部会出现裂纹、疏松、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而航空航天对缺陷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内部缺陷检测方法是做不到的。工业CT检测广泛应用于叶片,发动机,起落架,液压系统,机身材料等零部件生产和在役维修维护。结构装配分析工业CT技术高效精确地呈现装配件内部组成及其装配关系,便于视觉直观分析部件内部结构以及装配间隙公差等。壁厚分析通过VGSTUDIO MAX 的壁厚分析模块来检测飞机发动机的壁厚。自动找出壁厚
2020-05-22
工业CT(简称:ICT)就是计算机层析照相或称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工业CT具有直观、准确,无损等特点。从本质上来说:工业CT扫描系统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位置数据采集系统,工业CT的数据采集方式就是扫描。一般来说,工业CT的扫描方式分为平移一旋转(TR)方式,只旋转(RO)方式和螺旋扫描方式三大类。 在CT的原始扫描方式(一代)中,射线源和探测器相对于检测工件要做旋转和平移两种相对运动,也应该算TR扫描方式。人们在一代的基础上应用多个探测器(探测器线阵列),再平移的每个位置一次可以测得多个投影数据,这样就产生了称为TR的第二代扫描方式。进一步增加探测器的数量,是射线源和线探测器阵列组成的扇形能给包括整个被检测工件的范围,只要射线源-探测器组成的扇形围绕工件旋转360o,射线源-探测器系统不用做平行移动就可以获得重建CT图像的完整数据,历史上将RO扫描模式称为第三代扫描方式。第四代CT也是一种大扇角全包容,只有旋转运动的扫描方式,但它有相当多的探测器。后来第五代升级为多源多探
2020-05-18
工业CT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它是以不损伤被检测对象的性能为前提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与射线照相、超声等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对比,工业CT具有检测速度快、分辨率高、不受被测对象几何结构限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产品的无损检测及质量评估中,被公认为是20世纪后期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工业CT技术涉及了光电子技术、精密机械与控制、仪器仪表、核物理学、微电子学、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学科领域,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高科技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国防、航天、航空、电子、机械、电力及石油等工业领域,实际工业中的主要应用有诸如发动机内部裂纹、航天航空零件的材质的检测等,为我国尖端行业的工业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铺垫和安全保障。除此之外,工业CT系统还被广泛应用于预防滑坡、探矿找水、放射性污染检测等领域,为人们的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检测手段,强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工业CT系统由于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因此它的子系统组成也多样化,其中凸显在运动控制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
2020-05-13
最近几年,工业CT在无损检测领域知名度越来越高,那么工业CT到底是一个什么设备,有哪些功能,有哪些应用领域呢?工业CT(简称:ICT)就是计算机层析照相或称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工业CT具有直观、准确,无损等特点。因此,国际无损检测界把工业CT称为最佳的无损检测手段。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已把X射线或γ射线的工业CT用于航天、航空、军事、冶金、机械、石油、电力、地质、考古等部门,检测对象有导弹、火箭发动机、军用密封组件、核废料、石油岩芯、计算机芯片、精密铸件与锻件、汽车轮胎、陶瓷及复合材料、海关毒品、考古化石等。我国90年代也已逐步把ICT技术用于工业无损检测领域。目前工业CT应用领域大概有以下一些方面:一、内部空隙、裂纹和杂质检测工业CT扫描数据在热量和应力为决定性因素的产品研发阶段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在每个生产阶段中的产品的模型状况都可以帮助设计者了解热量对最终产品的影响,比如说壁很薄的陶瓷件。先进的CT扫描图像可以在早期阶段识别产品缺陷,可以在
2020-05-09
孔隙率检测是工业CT技术中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顾名思义,“孔隙率”即孔隙所占的比率。在工业CT检测中,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某一剖切面上孔隙的面积占所在切面的面积比。主要应用于金属、非金属铸件。通过对工件内部孔隙率的检测来判定工件的质量。工业CT孔隙率检测的标准主要有VDG P202/P201、VW 50093/50097、VW 6093/6097等等,还有其它企业自制的企业标准。VDG P202/P201是由德国铸造协会(VDG)压铸和轻金属铸造特别技术委员会制定的铸件孔隙率规范。主要说明了铸件内部或表面气孔产生的原因,孔隙率对工件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气孔的分级。在此基础上,大众汽车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VW 50093/50097、VW 6093/6097。大众汽车对其供应商要求多数工件需满足标准VW 50093/50097,目前市场上,大众标准的孔隙率的检测相对较多。VW 6093/6097是对孔隙率的测定方法的说明(VW 6093是最新版本),指导参考面的选择和孔隙率的测
2020-05-07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及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工业CT的性能逐年提高。工业CT无损检测由于其适应材料广、可检测复杂零件、可确定缺陷位置和大小、检测精度高,目前已作为一种实用化的尺寸测量和无损检测手段,几何量测量方面,工业CT可以在不破坏工件结构的情况下对内外尺寸进行测量,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测量技术。在先进制造中,各种复杂壳体,无论是注塑件如手机外壳等还是压铸件如汽车缸体等均具有非常复杂的内部结构和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目前用于复杂结构零件外尺寸测量的主要为CMM,但其对内部结构尺寸的测量无能为力。X射线的穿透特点,使得复杂零件内部结构的测量成为可能,如果能够将X射线三维显微成像检测系统应用于具有精密内部构造零部件的测量中,恰好能弥补三坐标测量机的先天不足。工业CT扫描测量技术是基于新的测量原理的技术。工业CT最初在无损检测和材料成分检测领域被广泛应用,随着对系统内、外几何特性精确测量需求增加,工业CT增加了尺寸计量应用特性。工业CT扫描测量技术成为工业CT技术的一个重要的
2020-05-03
工业CT是近几十年兴起的检测领域,因为其无损,直观,可量化等众多优势,其在各行各业得到众多运用,尤其在汽车,航空航天,军事,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关于工业CT检测的标准也逐渐增多。泰琛测试在此将目前的工业CT检测标准做一个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目前,国际标准分类中,工业CT涉及到无损检测、金属材料试验、职业安全、工业卫生等领域。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工业CT涉及到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铸造、金属无损检验方法、放射卫生防护、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热加工工艺、发动机总体、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检测规程标准(工业CT检测技术规范)·GB/T 34365-2017无损检测术语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GB/T 29034-2012无损检测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指南·GB/T 29070-2012无损检测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通用要求·ASTM E1441-11Standard Guide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
2020-04-29
无损检测缩写NDT(Non Destructive Testing),也叫无损探伤。就是在不损伤被检对象的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前提下,测定和评价被检对象的内部和外部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以及缺陷和其他技术参数的的检测技术。根据缺陷的部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分为表面检测方法、内部检测方法。表面检测方法:涡流检测(EC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内部检测方法:射线检测:射线检测(RT)、计算机X射线照相(CR)、数字射线成像(DR)、计算机断层成像(CT);超声检测:超声检测(UT)、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声发射检测(AE)今天主要介绍工业CT检测与其他内部检测方法的特点(文末对各检测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总结,如表1)。超声检测技术常规检测应用最多的是超声检测(UT),衍射时差法(TOFD)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对缺陷检测有较高检出率的,可连续记录的超声检测技术。超声检测(UT)通过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