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CT在检测领域应用众多,但有些工厂在研发和生产上加大投入,改进工艺,也主动在引入工业CT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在工厂里有啥应用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失效分析:属于非破坏性试验,用于确定厚壁塑料件、注塑成型件或粘结材料的尺寸和孔隙位置。这种类型的分析对于确定玻璃填充树脂中长纤维和短纤维的内部纤维趋向也是非常有用的。壁厚分析:主要用于塑模和包装工业的非破坏性试验,可快速并精确地测量复杂零件壁厚量的微小变化。CAD数据的生成:在扫描之后,鉴于2DX射线被编制成一个3D模型,因此,其内部和外部数据就可以很容易地向外输出,用于逆向工程。通过与外部表面几何形状相连接,为打印内部零件的特点提供数据,此功能对3D打印应用领域也是非常有用的。组装分析:用来分析一个组装件配合或一起成型的内部元件。通过密度值和颜色编码元件,可以很容易地对组装件中以前隐藏的元件进行检测,以便找到配合不佳和功能不良的区域。零件与零件之间的比较:可于对两个被扫描的零件一起进行比较,例如过程1和过程2,将老的生产零
2020-03-24
工业ct扫描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检测技术,它已经大幅度的降低了预检测成本以及应用于非破坏性实验,可以对样品对内部故障进行快速精确的分析。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非破坏性计量只是对零件或组装件的外部几何形状表面进行检测,如果一个高度复杂的原件需要检测,那么其所采用的常规检测方法是先将零件固定,创建一个特定的参考基准平面,并及时通过一台CMM坐标测量机的接触式探针对其进行检测,或使用一套视觉系统将其外表绘制成图形。如果通过内部检测方法检测,则需要采用一个软件的2dx射线或使用破坏性实验。工业ct扫描技术的基本形式与医疗ct扫描技术相似,不过现在的ct技术被应用于扫描工业原件,而不是扫描人体的各部分。医学ct扫描技术主要用于可视化目的和工业实体扫描技术,不但用于可视化目的,而且还可以用作计量。因为采用了x射线,因此精密和易碎的零件可以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进行扫描,不用采用夹具装置,在无需检测力或夹具的情况下,施加检测力的方法被淘汰,样品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检测,一旦扫描完成数据将进行重新构建,
2020-03-21
工业CT技术是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Industry 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的简称,在1917年由J.Random提出,但直到19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大量应用于无损检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及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工业CT的性能逐年提高。工业CT无损检测由于其适应材料广、可检测复杂零件、可确定缺陷位置和大小、检测精度高,目前已作为一种实用化的无损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军事等多种领域,也用于产品仿制、产品内全封闭或半封闭内腔的无损检测等方面。工业CT的主要缺点是实验设备昂贵、实验费用高,因此限制了其应用广泛性。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外壳,大部分是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其尺寸较大,壁厚不均,结构极其复杂。退役的发动机缸体在表面和内部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磨损或裂纹等缺陷。为了精确判断发动机的失效情况,本文采用工业CT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对发动机进行检测,并使用切片软件观察CT断层扫描图片,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为后续的再制造提供依据。发动机缸
2020-03-16
工业CT无损检测在孔隙率和裂纹检测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工业生产条件的制约,工件缺陷难以避免。通常工件内部主要存在夹渣、气孔和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在服役过程中不断演化,对工件的性能造成影响,最终使工件失效,缩短了工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威胁机器的使用安全。通过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对工件内缺陷的形状、面积、位置了解的越清楚,对工件的可靠性评估就会越准确。目前的工业CT软件缺陷检测算法一般分为两个步骤:1)缺陷区域分割,将所有潜在的缺陷区域从CT图像中分割出来,并选取边界闭合的区域作为缺陷候选区域;2)候选区域判别,对分割出的候选区域依据形状特征、灰度特征以及不变矩特征进行甄别。而候选区域判别这一部分,需要人参与设计缺陷的一些主要特征,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基于手工设计的特征对于缺陷多样化的变化没有很好的鲁棒性,只适用于特定的缺陷检测,很难适应缺陷面积大小不一、形状种类多样化、背景区域复杂的图像的自动识别与定位。2006年Hinton等人第1次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开启了深度学
2020-03-13
工业CT设备对检测对象进行无损检测时,可以得到断层扫描图,这种图像反映了检测对象内部结构的真实分布,即可用来进行各种装配位置和密度分布的分析和测量。CT图的质量越高,对结构的分析和测量越准确。通过计算机系统还可以将CT图进行三维重建得到的立体图像。这种图像可以直观的观察检测对象结构内部空间分布。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主要使用CT图像。工业设备的检测技术指标主要有检测电压、检测电流、探测器灵敏度范围、扫描场域大小、扫描厚度、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组成。前五项是在检测时,根据检测对象的最大穿透厚度尺寸、组成材料和目的确定检测时使用的参数,后两项是检测所得到的断层扫描图像(即图)所具备的可分辨能力。工业无损检测技术在各行各业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它在检测过程中不受检测对象结构形式的限制,也不受检测对象材料种类的限制,即不论结构内部有无空腔、材料是否导磁导电,均不会影响检测结果。工业CT检测过程中,在放置台架上固定好检测对象后,除有X射线穿过检测对象外,再无其它与检测对象之间的接触,不会
2020-03-10
工业CT能够在无损的情况下测量和观察物体的内部,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表现出来,它系统集现代化射线检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于一身,近年来工业CT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作用越来越明显。正是由于工业CT的检测是无损的和可量化的功能,让工业CT在文物领域也有了用武之地。因为无损即意味着检测时不影响检测对象的原始状态与功能。可量化即表示所有检测项目均可量化的表达。工业检测结果的可量化使其在满足常规工业CT的检查结果的可量化使其在满足常规检测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了测试功能,赋予了此种类设备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工业CT在文物考古检测领域的应用有很多方面,中国兵器工业213研究所陈慧能教授和陕西考古研究所杨军昌教授等很多专家做过相关研究。比如检测对象内部各组分相对位置状况的判定;还有对检测对象功能的分析;又比如对检测对象结构尺寸的测量;还有经常遇到的是密度测量等等。工业CT在文物考古上的常规应用主要是检测对象内部各组分相对位置状况的判定,对检测对象功能的分析,对
2020-03-09
工业CT扫描技术不受被检测物体材料、形状、表面状况等限制,能够给出被检测物体二维、三维图像,成像直观,分辨率高。因此,工业CT被广泛应用在我国航空、航天、兵器、汽车制造、铁路、考古等领域,应用范围涵盖缺陷检测、材料密度表征、尺寸测量、装配结构分析、逆向工程等。随着工业CT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精密复杂零部件的内部缺陷检测需求日益增加,对缺陷的检出尺度及测量精度要求极高,在特定的CT设备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CT图像中,小缺陷往往被噪声所掩盖,难以进行有效识别和表征,直接影响工业CT缺陷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因此,开展小缺陷工业CT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当前相关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设备、算法和检测工艺等方面。缺陷尺度接近CT系统检出极限的内部小缺陷,在CT图像上表现出容积效应,或由于缺陷表面与CT扫描平面不垂直等因素,造成CT图像中缺陷边缘有较宽的灰度过渡区,形成了渐变边缘或称弱边缘,这时缺陷测量难度较高。与此同时,缺陷类型、结构特点及伪影特性等多方面因素
2020-03-06
工业CT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可以检测从毫米级到数十米高的大型航天运载火箭等产品,检测内容包括缺陷检测、尺寸测量、密度表征、 装配结构分析等,在航天、航空、兵器、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核能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应用,其技术已日渐成熟,使用范围变得更广,被国内外公认为最佳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工业 CT系统的性能指标可用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以及伪像来描述。对于给定的工业CT系统,系统本身的极限性能指标是确定的,但是在实际检测时,能否准确检出缺陷除与系统本身的性能指标有关,还与检测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有关。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能够在获得高质量的断层扫描图像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效率。随着工业CT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开展,其在工程应 用中的难点也凸显出来。工业CT的重要用途之一是产品制造缺陷的无损检测,尤其在小缺陷的检测方面,如何在特定的设备下对小缺陷进行有效识别和准确测量,是工业 CT工程应用急需解决的关键和难点问题之 一。而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图像
2020-03-05
工业CT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试件范围(直径、高度、重量、等效钢厚等)检测时间(扫描、重建时间)和图像质量(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伪像等)。其中图像质量为工业CT系统的核心指标。实践中通常用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伪像等三个方面来表征工业CT的图像质量,不仅可操作性较好,而且对于不同CT系统的性能可以作更为客观、科学和定量的比较。这些经过了一定抽象得到的概念虽然不等于实际的检测能力或者具体的缺陷尺寸,但是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合理地反映系统的检测能力,是公认的判别系统性能的标准。空间分辨率是工业CT系统鉴别和区分微小缺陷能力的量度,定量地表示为能够分辨的两个细节最小间距。空间分辨率的实用单位是单位长度上的线对数(lp/mm)常用线对卡或丝状、孔状测试卡进行测定,但是用肉眼观测测试卡测定的方法往往受到测试者的主观影响,比较客观的测定方法是我国国军标(GJB5311-2004)推荐采用的MTF方法。密度分辨率又称对比度分辨率,是分辨给定面积映射到CT图像上射线衰减系
2020-03-03